Search

#ㄧ張通往改變的車票
新聞不斷尋找著,有沒有真正解方,阻止悲劇重演?

  • Share this:

#ㄧ張通往改變的車票
新聞不斷尋找著,有沒有真正解方,阻止悲劇重演?

ㄧ、台鐵10年來,出軌高達99件。
多位土木系教授,公開建議,工程車滑落,這即使有護欄也不ㄧ定、完全欄的下來,呼籲台鐵一定要有「異物警示系統」,如果有異物掉落軌道,能立刻通知車輛,降低風險,在2021年這科技年代,這完全符合自動化監測應該導入大眾運輸的國際趨勢,但台鐵始終沒有建立。

二、真的沒有建立嗎?有的。台鐵普悠瑪號2018年發生翻覆事故,當時行政院跨部會列出144項改善事項,257頁的「總體檢報告」,提到台鐵局應規畫推動「邊坡全自動監測系統」預算2.75億,由6年計畫支應,在2020年底完成系統建置。(如今2021年4月,顯然延宕)

三、除了延宕,因建置經費高昂,本就不可能在全台設置,就連日本也沒有全線設置「異物警示系統」。根據台鐵計畫,本來只打算在25 處設置邊坡監測系統。 但這次的出事點,地區屬C級坡度穩定,也並非「預計加裝點」,顯然系統建置若無延宕,也不一定能挽回悲劇。

四、當初,也就是因爲無法全台設置監測系統,才會有這個「鐵路行車安全改善6年計畫」,針對落石、土石流高風險路段用「工程改善」方式為主,無法用「工程改善」的地方,納入自動化監測預警系統。

五、說來諷刺,當初為了「安全」而「動工」,最後卻因「動工」,而損害了全車性命。
很顯然,這是承包商上到下游「安全文化」問題,小到障礙物、大到大卡車,都不該停在不該停的地方,避免入侵軌道,道理就跟你開車路邊違停、闖紅燈、超速行駛,ㄧ樣小卻非常重要的「安全素養」,非得讓所有小錯誤連環引爆,才讓人真正重視

六、若「安全素養」不足,可否嚴加監督?台灣鐵道國土規劃學會,曾公開批評,縱使包商如此鬆散,但工程安全檢查人員若能「勤於巡查」,風險絕對可以減少。
但這又回到台鐵「人手窘迫」問題,未來能否只要有「工地施工」,就一定要派人全面監護軌道。

七、很多人拿台鐵跟高鐵比較,但本身基因就不同,台鐵已百年歷史且貫穿全台平地,並無高架化、地下化的優勢,異物入侵機會高出許多,與其砸大錢全面變更軌道地下化,專家認為,前瞻預算更應改善燃眉之急:
A.除了25處路段外,異物易入侵路段全面納入裝設監測系統,再花錢也得做
B.施工地全面加裝護欄和監視器
C.訓練快速故障排除通報SOP
D.徹底落實人員安全與工安教育考核

解方做不做的到,我們不知道,
只知道不能再有任何生命,白白犧牲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